王昭君的故事王昭君的传说 自古“和亲”的人不少,独王昭君的事迹,代代相传,妇孺皆知,这是什么原因呢? 汉高祖时,娄敬提出和亲的建议,但吕后只有一女,不忍心将她远嫁番邦,因此和亲的计划并没有付诸实际的行动。 这中间还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由于当时的匈奴单于对和亲大感兴趣,汉高祖刘邦死后,冒顿单于居然向吕后求婚,说什么“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8日 4 点赞 0 评论 2172 浏览
全兴大曲的典故 全兴大曲的由来 明末清初,成都的酿酒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一位王姓酒商于乾隆五十一年在成都东门外大佛寺所在的水井街开设一大规模酒坊,取名“福升全”。酒坊除了地处商业中心之外,王姓酒商选址主要还看中了水井街旁的“薛涛井”,此井源出自江泉,经沙石过滤后,清澈甘冽,被誉为成都东郊第一井。传说因唐代才女薛涛曾寓居于此,此井因而得名。唐宋时期名酒“锦江春”也就是用此井水酿制,福升全酒坊以薛涛井水酿酒,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154 浏览
牡丹传说 古时,在洛阳城东南200来里路,有个州名叫汝州,州的西边有个小镇,名叫庙下。这里群山环绕,景色宜人,还有一个美妙的风俗习惯:男女青年一旦定亲,女方必须亲手给男的送去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亲,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邻里过门的大姐们代绣一个送上,作为终身的信物。 镇上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年芳十八。心灵手巧,天生聪慧,绣花织布技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2142 浏览
"及第粥"的典故 "及第粥"的由来 广州西关是老广州的城市中心,自唐代以来就是外埠商人集居地,商品的集散地,商业贸易相当活跃,各地饮食风尚和烹饪方法促进了西关饮食业的发展。文献记载:“广州西关,肉林酒海,无寒暑,无昼夜。”在这里产生了一大批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其中“及第粥”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及第粥是三元及第粥的简称。相传,清朝时,广东林召棠中状元回乡拜祖,他每天都喜欢用猪肝、猪腰子和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130 浏览
木棉的故事 木棉又叫英雄树,位于珠江口的南海波罗庙有一棵古树已越千岁仍然年年绽花。清人屈大均赞它“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 在岭南各地民间常流行“红棉开,春暧来”的民谚,意思是把木棉视为天气温暖的花信。清人陈恭尹所咏的“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就是将木棉花作为寒暧的分水岭。 忆当日林则徐麾下的战将关天培将他使用的一尊大炮,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109 浏览
飞来峰的来历 飞来峰的故事 杭州灵隐寺有个济公和尚,神机妙算,法力无边。这天,他远远看见天空飘来一团黑黑的东西,再仔细一看,不好!是一座小山峰!这小山峰马上就要落到灵隐寺前的村子里了,如果不快点让村民们搬走,那会砸死多少人哪!可是济公东家进西家出,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还是没有人肯听他的:小山峰?哪有什么小山峰?搬家?往哪儿搬?人们都嘻嘻哈哈地笑济公是个疯和尚。济公急得满头大汗,忽然瞥见村里有户人家正在接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095 浏览
五谷的传说 五谷的故事 远古的时候,食物很少,人们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身体很虚弱。有一个名叫稷的青年人决心去尝尽天下草木果实,为大家找到能做主粮的粮种。 他把他的这个决心告诉了女娲 (wa),女娲很支持他,还让她的五个儿子稻、黍、麦、菽(shu)、麻拿着白、黄、红、绿、黑五只不同颜色的袋子,做稷的侍从,跟着稷一起去找。 渐渐地,他们找满了五袋子的粮种。一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090 浏览
和尚状元的故事 明朝嘉靖年间,陕州有个寒门秀士姓李名文正,妻子赵氏名素月,夫妻俩恩爱非常。李文正寒窗苦读,盼望有朝一日蟾宫折桂。赵素月勤劳贤惠,为供丈夫读书日夜纺线织布,省吃俭用。这年正逢京城大开考场,赵素月把出嫁时陪送的簪环首饰变卖,加上平时积攒的银钱作为盘缠,送丈夫进京赴考。 岂料当时担任主考的正是奸臣严嵩,李文正在考场上虽然文思泉涌,因无钱送礼行贿,竟被严嵩除名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2088 浏览
“称山”的传说 “称山”的故事 在上虞道墟,有一座并不太高的山,叫做“称山”;称山北面,有一条并不太宽的江,叫“曹娥江”;江的北面,有一个并不太大的渔村,叫“立海”。其实:这“称山”原名叫作“金牛山”,这“立海”就是如今隔江相望的沥海镇,提起这“金牛山”和“立海”,还留传着一段鲜为人知、美丽动听的故事哩: “金牛山”,“牛”头朝南,“牛”尾朝北,唯独整个“牛”身凹陷于西,凹名谓之“狮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8日 2 点赞 0 评论 2083 浏览
万年灰与燕京城的故事 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7日 2 点赞 0 评论 207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