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粥"的典故 "及第粥"的由来 广州西关是老广州的城市中心,自唐代以来就是外埠商人集居地,商品的集散地,商业贸易相当活跃,各地饮食风尚和烹饪方法促进了西关饮食业的发展。文献记载:“广州西关,肉林酒海,无寒暑,无昼夜。”在这里产生了一大批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其中“及第粥”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及第粥是三元及第粥的简称。相传,清朝时,广东林召棠中状元回乡拜祖,他每天都喜欢用猪肝、猪腰子和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901 浏览
大金山何老坟的传说 111明光市司巷北有一座山叫大金山(今属五河县),在大金山的东山坡处有片坟地,其中有两座较大的墓葬,一座是何老太爷之墓,另一座是何家老太太之墓。这何老太爷是光绪皇帝的众多老师之一。这皇师怎么会在死后从千里之外的北京将灵柩送来此安葬的呢?这里有许多蹊跷的故事。 据说,甲午战争以后,一批著书立说的学子,变法维新的思潮,迅速形成具有一群众性的变法维新政治运动。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 民间故事 2021年02月22日 4 点赞 0 评论 1899 浏览
全兴大曲的典故 全兴大曲的由来 明末清初,成都的酿酒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一位王姓酒商于乾隆五十一年在成都东门外大佛寺所在的水井街开设一大规模酒坊,取名“福升全”。酒坊除了地处商业中心之外,王姓酒商选址主要还看中了水井街旁的“薛涛井”,此井源出自江泉,经沙石过滤后,清澈甘冽,被誉为成都东郊第一井。传说因唐代才女薛涛曾寓居于此,此井因而得名。唐宋时期名酒“锦江春”也就是用此井水酿制,福升全酒坊以薛涛井水酿酒,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894 浏览
万年灰与燕京城的故事 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7日 2 点赞 0 评论 1889 浏览
木棉的故事 木棉又叫英雄树,位于珠江口的南海波罗庙有一棵古树已越千岁仍然年年绽花。清人屈大均赞它“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 在岭南各地民间常流行“红棉开,春暧来”的民谚,意思是把木棉视为天气温暖的花信。清人陈恭尹所咏的“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就是将木棉花作为寒暧的分水岭。 忆当日林则徐麾下的战将关天培将他使用的一尊大炮,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856 浏览
汉江沙金的故事 自古至今,人们都说汉江沙金质优色正,形状各异:大的像蚕豆、玉米、黄豆,小的似麦米、麸皮、细沙。可是,你知道吗?关于汉江沙金的来历,民间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话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在韩家州头河对岸,店子河村下江湾台地里,有两座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庙宇。一座是土地庙,另一座是娘娘庙。庙宇都是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前庭后院、雄伟壮观。 甲午年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1855 浏览
和尚状元的故事 明朝嘉靖年间,陕州有个寒门秀士姓李名文正,妻子赵氏名素月,夫妻俩恩爱非常。李文正寒窗苦读,盼望有朝一日蟾宫折桂。赵素月勤劳贤惠,为供丈夫读书日夜纺线织布,省吃俭用。这年正逢京城大开考场,赵素月把出嫁时陪送的簪环首饰变卖,加上平时积攒的银钱作为盘缠,送丈夫进京赴考。 岂料当时担任主考的正是奸臣严嵩,李文正在考场上虽然文思泉涌,因无钱送礼行贿,竟被严嵩除名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1843 浏览
书香门第的故事 为汉语言表达舞台上的一种主要的方言闽南话,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诗文的方式来做表达,有时它对答的意境内涵会体现得相当高雅,甚至会达到非常有趣的效果,让人家看完后感觉回味无穷意味深长。 下面我们就将这则流行于闽南漳州地区《书香门第》的民间故事,来具体看看闽南话诗文对答的趣味性。 相传在镇榜山镇的陈家庄,有一户姓陈的员外,屋宅雅致美观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1836 浏览
涌泉宝珠的故事 长安城里有一座有名的寺院,这是唐睿宗李旦登上皇帝宝座后建成的,他还特意赠给寺院一颗宝珠,说是价值亿万钱,让和尚们收藏在仓库里,留作家底。 和尚们接受了皇上的恩赐,但细看宝珠却实在太平常了,几乎跟一块普通的小石头没有两样,因为是皇上所赐,于是把它放进一个柜子里,和其它财物一般看待。 许多年过去了。 唐玄宗天宝十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1830 浏览
“称山”的传说 “称山”的故事 在上虞道墟,有一座并不太高的山,叫做“称山”;称山北面,有一条并不太宽的江,叫“曹娥江”;江的北面,有一个并不太大的渔村,叫“立海”。其实:这“称山”原名叫作“金牛山”,这“立海”就是如今隔江相望的沥海镇,提起这“金牛山”和“立海”,还留传着一段鲜为人知、美丽动听的故事哩: “金牛山”,“牛”头朝南,“牛”尾朝北,唯独整个“牛”身凹陷于西,凹名谓之“狮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8日 2 点赞 0 评论 182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