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兴大曲的典故 全兴大曲的由来 明末清初,成都的酿酒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一位王姓酒商于乾隆五十一年在成都东门外大佛寺所在的水井街开设一大规模酒坊,取名“福升全”。酒坊除了地处商业中心之外,王姓酒商选址主要还看中了水井街旁的“薛涛井”,此井源出自江泉,经沙石过滤后,清澈甘冽,被誉为成都东郊第一井。传说因唐代才女薛涛曾寓居于此,此井因而得名。唐宋时期名酒“锦江春”也就是用此井水酿制,福升全酒坊以薛涛井水酿酒,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382 浏览
飞来峰的来历 飞来峰的故事 杭州灵隐寺有个济公和尚,神机妙算,法力无边。这天,他远远看见天空飘来一团黑黑的东西,再仔细一看,不好!是一座小山峰!这小山峰马上就要落到灵隐寺前的村子里了,如果不快点让村民们搬走,那会砸死多少人哪!可是济公东家进西家出,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还是没有人肯听他的:小山峰?哪有什么小山峰?搬家?往哪儿搬?人们都嘻嘻哈哈地笑济公是个疯和尚。济公急得满头大汗,忽然瞥见村里有户人家正在接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386 浏览
腊八粥的典故 腊八粥的由来 北京有句俗话:“送信儿的腊八粥”,农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喝“腊八粥”,就意味着最早送来了过春节的信息。从这以后,北京民间“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因此,老北京人流传着一种民谣,“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里里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旧房,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389 浏览
鼓楼山的传说 鼓楼山的故事 鼓楼山座落于江西省彭泽县境內的长江之阴。上接青冥之蓝天,下临绿水之波澜。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坡苍杉翠竹,杨梅弥猴。山下流水潺潺,游鱼戏石。旖旎的风光引得游人络绎不绝。自从魏晋南北朝以来,江南步步开发,日益繁华,鼓楼山陪伴着历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共同承受着风霜雨雪的折磨,共同享受春风阳光的沐浴,。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兴衰,历史的推进,鼓楼山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美丽的传说。&e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1391 浏览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来源:中国民间故事网 作者:佚名 ●黄鹤楼 号称江南三大楼之首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矾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1700多年来屡建 黄鹤楼屡毁,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大火。名楼多传说,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 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1395 浏览
定城砖的来历 定城砖的故事 当人们登上嘉峪关,在西瓮城门阁楼的后檐台上,可见到一块青灰色的石砖放在那里,这块砖就是人们传说中的“定城砖”。 据传说,明正德元年(1506),明王朝为了加强西北的防御,派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嘉峪关关城和城楼。负责施工的校尉叫郝空。他平时心狠手毒,经常残害工匠们。 在修建关城的工匠中,有位叫易开占的师傅,技艺超群,设计结构严谨,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396 浏览
凌波仙子的故事 漳州城西南的九龙江畔,高高地耸立着一座圆山。这座圆山从前后望去有十二面,景色都不一样。俗话说:“圆山十二面,面面都有宝。”这里单说圆山的东北面山麓,有一块坡地,树林苍郁,环绕成琵琶形状,地名叫琵琶坂。坂上涌出一股清清的泉水,滋润着山下田园,这就是驰名中年的水仙花产地了。然而,你可知道水仙花的来历吗?说起来真有点神奇。 传说在明朝景泰年间,有一个名叫张光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1399 浏览
细柳教子的故事 话说清康熙年间,山东即墨县有个叫高东方的富翁,妻子不幸因病去世,丢下个不到五岁的男孩长福。高东方一个大男人如何能拉扯孩子呢?万般无奈,高东方也只好再娶了。 长福的继母叫细柳,年方十九,嫁过来后,细柳和高东方是举案齐眉,百般恩爱。难得的是,细柳对长福也关心得很,从不打骂。有一次,细柳要回娘家,小长福拼命大哭,一定要跟去,高东方怎么劝也不听。见他们母子如此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1399 浏览
《清明节》的典故 《清明节》的来历 在传统习俗中,每到三、四月,最重视的就是清明节。清明节为农历三月上旬, 阳历四月五日之后, 是一个属于追远怀思的华人传统节日。 从中国历法上来看,清明本来指的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气候转变的一个标志。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季节更替、气候变化的计算法。 二十四节气分别指的是: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401 浏览
微山湖的传说 微山湖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微山湖那块地方,原本是长几十里,高几百丈的大山,因山上有微子墓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叫微山。微山山腰住着一户人家,只有祖孙二人。爷俩儿开垦了几亩山坡地,种点庄稼维持生活。虽说日子过得穷苦,倒也舒心安稳。 有一年秋天,豆子快熟了,豆粒又胖又大,爷俩儿很高兴觉得今年是个好收成,不愁没粮食吃啦。一天傍晚,孙子去豆地里看豆子,担头见一个白胡子老头,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8日 1 点赞 0 评论 140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