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鱼的传说 银鱼的故事 银鱼,是洞庭湖闻名中外的特产,俗名为“面条鱼”,又有“洞庭鱼类皇后”之誉。它肉质细腻鲜嫩,富有营养,列为我国水产上品。它长约2寸左右,周身透明,洁白晶莹,漫游水中,如银梭织锦,似银箭离弦,出水以后,顷刻变白,像一段白玉,惹人怜爱。提起银鱼,洞庭湖区的老渔民会给你讲述当年孟姜女一段辛酸的故事。 传说,当年孟姜女的丈夫万杞良被秦始皇征为民夫,去修筑长城。春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946 浏览
赵州桥的来历 赵州桥的故事 鲁班和他的妹妹鲁姜周游天下。一路上,鲁姜总是听到人们夸赞鲁班的手艺高超,她心里太不服气了,决心要跟哥哥比试比试。到了赵州,正巧要在河上造两座桥方便人们的生活,鲁姜就同哥哥约定,一人造一座,看看谁造得好。 鲁姜是个急性子,她一下子找来了许多材料,才半天功夫就在城西造好了一座桥,然后悄悄地溜到城南去偷看鲁班。到了那里,只见河水汩汩地流,却连个桥影子也看不到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183 浏览
高梁桥的来历 高梁桥的故事 不知道是在几百年还是几千年前,反正北京的老爷爷、老奶奶们都这么说:当初的北京可苦了。那时候,北京是一片苦海,人们都管它叫“苦海幽州”。老百姓们没法子,只好住在西面和北面的山上,把这片苦海让给了龙王。于是,龙王和龙母就带着儿子、儿媳妇、孙子和孙女占据了苦海。躲到山上去过日子的人苦到什么份上呢?苦到用泥做锅,用斗量柴的地步。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代,苦海幽州来了一个穿着红袄短裤的小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010 浏览
“刘师阁”的传说——牡丹花五 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看破红尘,竟出家作了尼姑。 出家时,少女将原来家院里亲手种植的白牡丹带到庵中,以表献身佛家,洁身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036 浏览
“万卷书”的传说——牡丹花六 明代,安徽亳州有个书生,名叫欧阳搏云,字苦书。本是出生在官宦之家,后因家境日下,渐渐败落,十分贫寒。但是,书生不甘命运的安排,更不愿寄人篱下,决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连年落榜。有位好心肠的先生告诉他:“后生功底太差,还需读万卷书,方能感招天地之神。” 于是他终日抄书习文不止。可是家中贫寒,纸又太贵,只得将一篇篇文章抄写在墙壁上和门板上。一日他在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926 浏览
虞美人草的来历 虞美人草的故事 项羽的爱姬虞美人常年跟随项羽征战南北。项羽被刘邦围困陔下,半夜起来饮酒,在军帐里慷慨悲歌,虞美人也以歌相和,她唱道:"汉兵以略地,四面楚歌。大王意气尽,贱妾何以聊生?"一边歌唱,一边起舞。舞罢,抽剑自刎。 虞美人死后被埋葬,后来坟墓上长出一种草来,形状象鸡冠花,叶野相对。只要有人唱《虞美人曲》,这种草就合着拍子起舞,因此民间称为"虞美人草"。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978 浏览
捏面人的来历 捏面人的故事 捏面人这种手艺流传到如今总有二三百年了。传说它和刘墉还有点儿关系呢。 刘墉在北京当官,但并不是老北京人,他的老家是山东省,自从他父亲做官后才在北京安了家,因此家里的管家、差人大多数是从山东老家带来的。在他家厨房里有个大师付,也姓刘。这一年从老家来了个亲戚,姓王,有四十多岁了,大家都叫他单老王,是山东荷泽县人,因为家乡年景不好,想到京城的刘师付,于是就来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855 浏览
马齿苋的故事 有一种野菜叫马齿苋,根粗叶厚,紫中透红。它煮熟了可以当菜吃,还可以清热解毒。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人间有十个太阳。它们每天一个出来,一个落下,轮流着,各不相扰。后来,十个太阳对这种日子过厌了,便不顾人间死活,“轰”地一声,一起飞上天空,把大地烤焦,禾苗晒枯。人们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眼,热得喘不过气,连身上的血都快熬干了。 这人间灾难,惊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987 浏览
木棉的故事 木棉又叫英雄树,位于珠江口的南海波罗庙有一棵古树已越千岁仍然年年绽花。清人屈大均赞它“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 在岭南各地民间常流行“红棉开,春暧来”的民谚,意思是把木棉视为天气温暖的花信。清人陈恭尹所咏的“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就是将木棉花作为寒暧的分水岭。 忆当日林则徐麾下的战将关天培将他使用的一尊大炮, 民间故事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245 浏览